内容页搜索

民国期间,坛丘地区公共卫生设施较差,镇区的厕所、茅坑很少。一到夏天,臭水沟、死水潭臭气呛人,苍蝇、蚊子乱飞,肠道传染病时有发生。

新中国成立后,在县爱国卫生运动管理委员会领导下,坛丘镇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。19524月,开展清垃圾、埋积棺、除四害(苍蝇、蚊子、老鼠、麻雀,麻雀后改为蟑螂)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。19628月,保护水源、减少污染,分别在春节、五一节前开展爱国卫生大扫除,结合积肥搞好环境卫生。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,开展以“除害灭病”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,推广沼气池和灶边井。1984年起,爱国卫生运动与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相结合,开展门前三包(包卫生、包绿化、包秩序)活动。做到责任到单位,责任到个人。1992年,开展春秋两季灭鼠突击运动。是年,坛丘乡被吴江市爱卫会评为吴江市灭鼠先进乡。1997年底,坛丘镇被苏州市爱卫会命名为“苏州市卫生镇”。199910月,被江苏省爱卫会命名为“江苏省卫生镇”。